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 文件解读 > 其他解读

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

时间 : 2021-07-15 14:51:27 来源 : 南方新闻网
【打印】 【字体:

图1.jpg

  2021年7月14日上午,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广东省推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本场发布会由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邓鸿主持。以下为直播实录:

图2.jpg

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邓鸿

  邓鸿: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为加大对广东实施“十四五”规划重要信息的对外传播,省政府新闻办策划了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现在举行的是系列发布会的第二场,重点介绍我省推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情况。

  今天(7月14日),我们邀请到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应急管理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有关单位的负责人,请他们介绍《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十四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首先,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杨鹏飞先生,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少华先生,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戴穗生先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张广立先生,省应急管理厅二级巡视员陈枢先生,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魏文涛先生。

  首先有请杨鹏飞先生介绍总体情况。

图3.jpg

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杨鹏飞

  杨鹏飞: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新闻界和媒体的朋友们,经省政府研究决定,《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十四五”规划》近日正式印发实施。根据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安排,我向大家介绍广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十四五”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近年来广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果

  近年来,广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智慧社会的重要论述,在全国率先启动数字政府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推动政务信息化建设,全省政务服务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在国家组织开展的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的评估中,广东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第一名,广州市、深圳市都位居全国重点城市的前列,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经验做法,为全国数字政府建设探索出广东样本。

  具体来说,成果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是体制机制创新持续释放改革动力。数字政府“政企合作、管运分离”的建设运营模式有效提升了集约化、一体化水平。这几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广东数字政府系统化改革的路子是行之有效的。

  二是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全国领先。广东政务服务网和“粤省事”“粤商通”“粤省心”等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已经深度融入企业和群众的生产生活,为社会提供便捷、高效、智能的政务服务。“粤省事”用户已经突破1.35亿,预计到年底可以超过1.4亿。上线的民生服务事项达到1827项,近70%实现“零跑动”,累计业务办理量超过129亿件。“粤商通”涉企服务平台集成重点涉企服务事项1217项,注册企业用户已经超过840万,预计到年底要超过1000万企业用户。服务覆盖了广东超过一半以上的市场主体,广东的企业和群众充分享受到数字化发展带来的红利。

  三是各级政府部门履职能力整体提升。数字政府为全省186万公职人员打造了“粤政易”移动协同办公平台,接入政务应用700多项,有效满足各级各部门的日常办文、办事、办会等业务需求,各地各部门围绕着疫情防控、政府决策、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经济发展等领域主动依托数字政府一体化平台开展应用建设,成为推动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四是有力支撑了疫情精准高效防控。数字政府在我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我们依托数字政府政务大数据中心建立起的疫情防控数据共享机制,为疫情态势研判和防控措施的落实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我们在“粤省事”推出的疫情防控服务专区,持续升级“粤康码”承载能力,在前段时间,日均亮码超过1亿次,最高峰超过2亿次,成为精细化防控的关键一招。在这期间,我们用最短的时间实现了粤澳健康码跨境互转互认,为粤澳人员恢复正常往来提供了关键支撑,等。

  五是数据资源管理和共享水平走在前列。建设门户统一、需求统一、目录统一的省市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中心,并在全省组织开展首轮数字政府政务信息化能力和数据资源普查,65个省级部门和21个地市已累计编制发布5.6万类政务信息资源,汇聚285亿条公共数据,共享数据调用超过200亿次。

  六是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实现跃升。“全省一片云”“全省一张网”架构初步形成,超过1250个政务信息系统部署上云,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政务外网实现四级全覆盖,可用率达到99.9%。初步建成统一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等公共支撑平台。出台实施全国首个省级数字政府网络安全体系的总体规划,建立数字政府网络安全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建成管理与技术防护并重的网络安全体系,同时发布了全国首个省级数字政府网络安全指数。目前,保持零事故。

  以上是我对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前期取得的主要成效给大家作一个通报。

  二、“十四五”时期广东数字政府建设发展的目标和规划布局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全力推动广东数字政府建设实现“四个提升”,即由数字政府的建设向全面数字化发展提升、由数字化向智慧化提升、由侧重政务服务向治理与服务并重提升、由数据资源的管理向数据资产开发利用提升。通过系统化实施数字政府2.0建设,将广东打造成为全国数字政府建设的标杆、数字中国创新发展的高地,我们要力争在全国实现“五个领先”。

  一是政务服务水平全国领先。全省政务服务渠道、服务能力、服务资源深度融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频服务事项100%实现“零跑动”,100%实现“省内通办”“跨省通办”和“湾区通办”。二是省域治理能力全国领先。在全国率先构建五级联动的省域治理体系,建成“一网统管”基础平台“粤治慧”。实现行业应用全覆盖,省域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三是政府运行的效率全国领先。全面构建“指尖政府”,实现“粤政易”与政府内部系统的100%联通,各级政府部门视频会议系统的全覆盖,政府内部“一网协同”水平持续提升。四是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全国领先。政府数据共享需求的满足率达到99%以上,向社会开放不少于1万个公共数据资源集,数据要素市场化交易制度规则和平台机构体系基本建立,数据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著提升。五是基础支撑能力全国领先。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技术架构进一步完善,政务外网接入率达到90%,电子证照用证率超过80%,政府部门电子印章覆盖率达到98%,基础支撑能力不断夯实。

  在规划布局方面,我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将贯彻国家部署要求,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遵守相关国家标准规范,融入全国一体化平台。我们将积极探索省际协同,加强与周边省市数字政府的协同发展,实现省际基础平台互通、政务服务协同、营商环境共建。同时,我们要坚持“全省一盘棋”的统筹布局,推动全省数字政府区域协调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头雁”,其他地区因地制宜开展应用创新,共同打造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雁阵效应”。

  三、“十四五”时期广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主要工作任务

  未来五年,广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要怎么干?我们的抓手是:优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省域治理“一网统管”、强化政府运行“一网协同”,推动实现“三网融合”,形成服务管理、决策指挥一体化的格局。同时,重点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赋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体有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任务:

  一是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方面,要深度融入企业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关键在一个“通”字。我们将聚焦企业群众办事的痛点、难点和堵点,积极主动运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改进政务服务模式,拓展政务服务功能,打造泛在、普惠的政务服务体系,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让企业群众办事越来越方便、越来越舒心、越来越高效。我们将拓展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住房、文化、旅游等数字化公共服务,深度开发各类便民应用,增强公共服务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将聚焦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推动更多的涉企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和“不见面”审批,打破部门和地区间信息、数据的壁垒,推进“省内通办、跨省通办和湾区通办”。同时,我们要重点关注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保留高频服务事项的线下办理渠道并向基层延伸,推进政务服务平台适老化改造,不断缩小数字鸿沟。大家可以看到,“粤系列”平台每天都有新功能的推出,这方面我们要持续发力,接下来将有一大批更有价值、更高频的服务事项进驻,值得大家期待。

  二是在省域治理“一网统管”方面,这是数字政府建设的核心关键,是从侧重于服务向服务和治理并重的重大战略提升,是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其重点在一个“统”字。我们下决心聚焦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五大职能,以实现全周期管理为目标,率先在全国打造省、市、县、镇、村五级联动的省域治理“一网统管”体系。依托数字政府一体化基础底座建设“粤治慧”平台,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闭环的数字化治理模式,实现省域范围内“一网感知态势、一网纵观全局、一网决策指挥、一网协同共治”,形成对全省整体状态的及时感知、全局分析和智能处置,推动公共资源的高效配置,实现突发事件的高效应对、城市运行效率的大幅提升。我们这套“一网统管”的省域治理体系建成以后,政府传统的治理模式和“人海战术”将彻底改观。形象点说,五年后的政府可以用更少的人力,把经济社会管得更精准、更轻松、更到位、更高效。

  三是政府运行“一网协同”方面。我们以“粤政易”为主要抓手,打造全省政府办公的总平台和总枢纽,系统提升全省政府内部协同水平,努力方向就是一个“同”字,意味着高效和安全。我们将聚焦公职人员在线办公的需求,加强平台功能建设,推动更多优质应用接入,打造全省统一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移动政务门户。一方面,加强政务流程的优化再造,实现政府内部办事清单化管理,提高“指尖”办文、办会、办事的水平,实现政府内部的“最多跑一次”。另一方面,强化政府内外部的业务协同,赋能党政机关、国有企业、社会团体的数字化建设,提高各级党政机关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的协同联动能力。

  四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面。当前,数据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就在前两天,《广东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正式印发,这也是全国首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在全国引起了较大反响,是近期省里出台的一份重磅文件。

  作为信息产业大省,广东有底气、有能力在这项改革中抢得先机,为全国探路。接下来,我们将以该行动方案的实施为契机,围绕健全公共数据管理制度机制、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和开发利用、推进数据规范有序流通等三项任务,全面推进我省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具体创新举措包括:培育两级数据要素市场,实施首席数据官制度(五月已经开始在厅局、地市、区县试点),探索数据经纪人制度,完善公共数据运营体系,建设数据交易场所,探索数据资产的权益证明(我们计划在今年8月正式发布全国第一张数据资产凭证),探索数据海关,数据纳入企业和政府的统计核算体系等重大首创性措施,努力打造“理念先进、制度完备、模式创新、高质安全”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和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先行区。

  以上是我们的四项重点工作任务。为了更好地支撑这几项重点任务,我们一方面将不断地夯实数字政府的基础支撑能力,完善全省“一片云”“一张网”的架构和省市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中心,同时筑牢数字政府的网络与数据安全防线,全力保障数字政府的安全运行。另一方面,我们将深化体制机制建设,强化统筹管理,加强省市联动和部门协同,完善“管运分离”模式。加强数字政府相关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包括出台公共数据管理办法、公共数据开放暂行办法、电子印章管理办法、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我们还在大力推动出台政务服务条例等,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保驾护航。

  以上是我们总体的汇报内容。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十四五”规划是未来五年全省数字政府建设和发展的总纲领,我们将用科学的态度和扎实的作风全力推动实施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快全面数字化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全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有力的支撑。

  谢谢大家!

  邓鸿:谢谢杨鹏飞先生。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按照惯例,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名称。

图4.jpg

经济日报记者提问

  经济日报记者: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企业和群众经常要办理的事项今年要基本实现跨省通办,请问“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在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和湾区通办方面有何新布局、新举措?提出了什么新的便民措施?

图5.jpg

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魏文涛

  魏文涛:谢谢你的提问。

  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是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务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广东是外来人口流入的大省,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通与企业、群众密切相关的业务的“跨省通办”渠道。在省公安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医保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搭建服务专区,以省内泛珠江三角区重点城市为突破口,分别在人口密集、经济相对发达的16个地市和省外8个重点城市建立了“跨省通办”政务服务合作机制,在县级以上的政务大厅开设了专窗,为企业群众跨域办事打开了方便快捷之门。

  比如“跨省通办”方面,补办身份证以前需要回到户籍地补办,现在可就近在单位所在地或者居住登记所在地办理。结婚登记以前必须回到户籍所在地办理,现在可直接在居住地办理,非常方便。

  “省内通办”方面,以前我省办理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父母要来回跑好几趟医院,现在可以直接在“粤省事”移动平台办理。

  再比如“湾区通办”方面,今年4月,江门与香港、澳门地区开设了“跨境通办的服务专区”,澳门的企业与群众“零出关”即可办理不动产登记等300多项江门政务服务事项。

  “十四五”期间,我省还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持续地深化此项工作。

  一是充分地发挥数字政府集约化支撑的优势,着力破除制约跨区域通办的堵点难点,精准锁定不少于30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省内通办”,推进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数据共享、网络实名核验、双向物流、网上缴费等措施“应用尽用”。今年年底前,基本实现社保、医疗、商事登记、经营许可等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省内通办”。

  二是扎实推进“跨省通办”电子证照互认。在与北京、海南、河南、江西等“四省一市”的证照互认基础上,力争与更多的省份电子证照系统实现联通,不断地拓展身份证、结婚证、营业执照等常用电子证照业务的应用场景,同步推进新证签发,实现企业群众异地办事免交实体证照。

  三是依托泛珠区域合作平台,深化政务服务“湾区通办”“跨境通办。我们将在8月底召开数字政府建设峰会,签署泛珠三角区域政务服务的“跨省通办”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与粤澳工商联会、港澳银行、街坊联合总会等机构的紧密合作,推动我省政务服务惠及更多香港、澳门居民。

  四是开展常态化监测与效能监督。将“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工作纳入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常态化监测指标,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不断地优化服务质量,通过一系列举措真正让企业、群众深切地感受到“跨域通办”所带来的便利。谢谢!

图6.jpg

南方日报记者提问

  南方日报记者:请问在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中,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如何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在“十四五”期间又将有怎样的措施?

图7.jpg

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少华

  王少华: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注。

  近年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全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统一部署,大力推进市场监管工作数字化,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上做了几项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企业开办便利化。推出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实现企业开办“一次登录、一表申请、一网通办、一天办结”;引入智慧导办,为企业提供人工智能客服、远程视频、共享屏幕等导办服务;通过手机刷脸签名、线上核验住所信息、审批流程再造等,实现商事登记自主申报、智能审批;推动企业开办等40个市场监管事项上线“粤商通”,实现“掌上办”,全省市场主体通过“粤商通”办理“企业开办”110万次、“企业年报”427万次、“信用公示”832万次。

  二是大力推进市场监管精准化。建设广东省“双随机、一公开”综合监管平台,推动部门联合监管,有效避免重复检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建设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通过实时抓拍、自动识别等技术,对学校食品安全实行全覆盖、不间断的网上巡查,及时发布风险预警,实现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智慧监管。截至2020年底,全省近2.7万家学校食堂全部建成“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

  三是大力支撑疫情防控可追溯。建设冷藏冷冻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强化涉疫食品排查溯源能力,防止冷藏冷冻食品传播新冠病毒。该平台已收录全省冷库27192个,进口冷藏冷冻食品出入库约265万单,发挥精准溯源作用,完成疑似阳性食品应急处置81起。

  “十四五”时期,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将认真贯彻落实“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十四五”规划,全方位推动我省市场监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一是构建智慧市场监管体系。坚持“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理念,着力建设1个市场监管大数据专区,1个综合应用支撑平台,1个智慧决策中心,为“智慧准入、智慧监管、智慧执法、智慧服务、智慧政务”5大市场监管业务提供智能驱动。

  二是提升市场准入效能。通过“一网通办”平台整合企业设立、变更、备案、注销等事项,实现申请、审批、发证等全程电子化。进一步拓展电子签名、电子证照在“政务+商务+金融”等领域的应用服务。优化“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湾区通办”等服务模式,实现市场监管领域所有行政许可、备案事项“跨省通办”。推进“一照通行”涉企审批服务改革,实现高频办证事项按需组合“一次申办”,并联审批“一键分办”,证照信息“一码展示”,实现“准入即准营”。

  三是拓展重点监管应用。建设重要食品追溯平台,持续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升级特种设备电子监管平台,归集特种设备相关数据,加强风险分析,实现对特种设备的动态监管与分类监管。开发产品质量服务平台,建设线上“产品医院”,为企业提供质量专家一对一的产品质量问题咨询、整改建议、康复评估等质量帮扶服务。加强电子商务经营行为监测平台建设,推动建立网络商品质量抽检信息、网络案件线索和电子取证共享机制。加强广告监测能力建设,推行对广播、电视、报刊、重点互联网平台广告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应用。

图8.jpg

香港商报记者提问

  香港商报记者:想问一下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刚刚介绍省数字政府“十四五”规划时,我们注意到普惠均等的民生服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省人社厅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之一,“十三五”期间采取了哪些便民措施?“十四五”期间有什么规划?

图9.jpg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张广立

  张广立:谢谢您的提问,感谢对人社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人社部门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十三五”期间,按照省数字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们积极运用数字化技术,着力解决群众的揪心事、操心事、烦心事,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普惠、均等、优质、高效的民生服务。针对过去各地信息系统不联通,数据不共享,服务不通办,群众异地就业、异地养老、异地就医等服务需求难以满足的问题,我们按照统一经办、统一服务、统一系统的思路,建成了全省一体化的人社信息系统,各地依托统一的信息系统办理业务、提供服务。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是优化办事程序,为民服务更加高效。通过数据共享、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技术手段,为人社服务提速。大力压减办事环节,减少填报材料,优化办事流程,累计压减办事环节36.8%,精简办事材料55.6%,减少办事时限45.8%,为民服务更加及时高效。

  二是强化网上服务,群众办事更加便捷。社保信息查询、参保证明打印、就业创业补贴申领、人才服务、劳动调解仲裁等239项高频人社服务事项实现了网上办、指尖办,人社服务网办率达到92.4%。

  三是聚焦解决民生堵点痛点。通过智慧人社建设,推出一系列便民措施。如养老待遇领取资格刷脸认证、社保待遇一卡通发放、社保卡网上申办、省内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自动接续等服务事项,为流动就业、异地养老提供了支撑。

  “十四五”期间,省人社厅将按照省数字政府统一部署,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完善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全面普及第三代社保卡和电子社保卡,实现省内通办、通用。与财政、交通、文旅等部门通力合作,以社保卡为载体,加载更多的民生服务。未来,社保卡不仅可以用来看病、购药、领取养老金,在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交通出行、文化体验、旅游观光等领域,也能够让群众通过社保卡享受到更多的便利。

  二是加快实现人社打包快办服务。以企业群众便利办事为原则,将就业服务、社保服务、社保卡申领、人事档案服务等流程相似、材料相近、结果相关的服务打包办理。通过系统对接、数据跑路,让企业、群众办事只需一次申请、一张表单、一套材料。

  三是着力开展人社服务等跨省通办,推动参保证明打印、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养老金资格认证、职业技能证书查询核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接收传递、社保卡申领等高频服务跨省通办。谢谢!

图10.jpg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我们看到《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十四五”规划》单设推动省域治理“一网统管”篇章,同时提出了促进信息技术与政府治理深度融合,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可以介绍一下开展这项工作的主要思路以及未来将如何发挥作用吗?

  杨鹏飞:谢谢您的提问。

  推进数字政府的省域治理、一网统管,是进一步深化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的重要举措,更是政府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我们省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省域治理“一网统管”的努力方向,其他地方更多的是提出城市级的“一网统管”。我们这样做的实质是充分依托全省一体化数字政府基础底座,依托我们现有的数字政府建设基础,围绕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重点职能,优化管理体系和管理流程,构建横向到位、纵向到底的全闭环的数字化治理模式,实现全省范围内“一网感知态势、一网纵观全局、一网决策指挥、一网协同共治”的目标。这项工作当前也取得了初步进展,我们在5月份正式印发了《广东省数字政府省域治理“一网统管”三年行动计划》,6月份正式印发了“一网统管”地区试点工作方案,目前我们在若干个地市和部分区县进行试点建设,同时在省直选择了7个厅局进行7个专题的试点,我们要求在今年年底取得标志性成果,这项工作已经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我们致力于打造全国数字化治理示范省。

  这其中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统筹建设省级的“一网统管”基础平台“粤治慧”。借此机会向大家预告,今年8月底,首届数字政府建设峰会上,我们将正式发布“粤治慧”平台,也会对“省域治理”“一网统管”进行理论成果的报告,请大家关注。

  今年以来,我省按照“一网统管”的要求和思路,在部分领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作为数字政府支撑疫情防控最为亮眼的一个例子,我们在去年推出“粤康码”的基础上,依托数字政府基础支撑构建了大数据防控体系,联合全省疫情防控部门,整合了全省的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去过重点区域的人员等信息数据,为方便群众出行、更好地支撑基层精准防控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比如说我们在“粤康码”增加了48小时、72小时的核酸阴性特殊标识,大家可能都用过,方便“两站一场”和省界联合检疫检测站的工作人员,对出省人员的核酸检测结果进行查验。我们也首创了“黄码促检”制度,对特定时间段去过重点区域后还没做过核酸检测的人员,“粤康码”赋黄码并提醒其尽快完成核酸检测,有效促进了重点人群核酸的“应检尽检”。同时,为了鼓励广大群众加快疫苗接种,完成全程接种的人员“粤康码”会显示带有红色元素的广东舞狮,也就是威武的南狮标识,还带有金色边框。从网上的反馈来看,这些举措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当前,我省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我们将深化“粤康码”的精准防控作用,进一步发挥省政务大数据中心跨部门、跨层级疫情数据共享的公共通道作用,以及对疫情数据治理、分析、应用的支撑作用,更好地支撑卫健、疾控等部门和各地市开展疫情的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工作。

  我举这个例子是向大家形象地汇报怎么样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一网统管”。

  随着省域治理“一网统管”工作的深入推进,我省应对公共卫生、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将得到全面的提升。同时,通过“一网统管”,各级政府在经济运行、住房和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城市运行管理、经济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必将迈上新的台阶,也请大家拭目以待。

图11.jpg

广东台记者提问

  广东台记者:想请问财政厅的领导,数字财政作为数字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取得了哪些突破性成果?同时,在“十四五”规划当中,数字财政都有哪些亮点?

图12.jpg

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戴穗生

  戴穗生:首先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也感谢大家对数字财政的关注。

  数字财政是数字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各级预算部门、预算单位和财政支持对象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的重要载体,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2019年8月,省财政厅按照财政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数字政府的框架下共享数字政府建设成果,打造财政云平台,打造全省一片云、一张网,做到数字财政系统全省一盘棋的“统规、统建、统管”,在举全省之力的共同努力下,经过500多个日夜的奋战,在今年5月实现了全省全面上线目标,在省历史上首次实现了数字财政系统建设的全省一体化和大集中,首次实现了全省财政资金的大监管和数据的大应用。主要成果有三个方面:

  一是实现了多维度的全覆盖。系统建设全面覆盖省、市、县区、镇(街)四级,系统功能全面覆盖项目库、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会计核算等预算管理全流程核心业务,系统用户全面覆盖全省各级预算单位和预算部门,每一笔财政资金都可以在系统上全流程追踪,为全省4.4万个预算单位、14.1万个用户提供了安全平稳的财政管理信息化服务。

  二是实现了书同文、车同轨。通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系统建设,首次实现了全省各地财政管理业务规范和标准的大统一,有效解决了以前各级财政系统各自为政、信息孤岛等问题,对一些欠发达地区财政管理水平有比较大力度的拉升,缩小了全省财政信息化管理的数字鸿沟。

  三是全国产化敞开了新路,效果明显。数字财政系统从底层硬件到平台软件均是全国产化,为财政信息化建设全国产化提供了有益的探索。自从今年5月份全省全面上线以来,整个系统运行平稳。

  按照数字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省财政厅将继续在数字政府建设的总体框架下,从系统统建、数据共享、赋能提效三个方面提升数字财政系统的建设,主要亮点有三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推进数字财政系统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按照财政部的统一部署,加快省数字财政的二期建设,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数字财政系统功能,以大系统、大融合、大贯通的理念构建完善数字财政系统框架。

  二是进一步推进全省财政大数据的共享。一方面,加强数字财政系统的数据管理,帮助和支持各部门、各预算单位加强财政资金运行监控,对资金使用不规范情况进行预警,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管好“钱袋子”。另一方面,深度融入数字政府体系,在数字政府框架下加强数字财政系统数据的共享,进一步发挥财政大数据服务政府管理的重要作用。

  三是进一步推进数字财政系统赋能提效。提升数字财政系统的赋能水平,强化财政大数据的分析应用,在支撑预算管理改革、优化财政管理流程、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强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等方面发挥更关键的作用,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更加科学、更加精准、更加高效。谢谢!

图13.jpg

羊城晚报记者提问

  羊城晚报记者:“十三五”期间,省应急管理厅在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应急救援指挥方面成效比较显著,想问一下省应急管理厅在“十四五”期间借助数字政府改革契机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方面有没有什么新举措?

图14.jpg

省应急管理厅二级巡视员陈枢

  陈枢:谢谢羊城晚报记者的提问,也感谢媒体记者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省应急管理厅从2018年组建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没有信息化就没有应急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们依托数字广东的改革成果,以信息化为切入点,可以说在提升广东省的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在这方面,我们的信息化建设有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我们建厅开始,立足点在解决应急通信一键通、应急指挥一张网下功夫,解决了“看得见、听得到”的问题。在应急救援、突发事件中打了一场又一场的漂亮仗,大家熟知的佛山高明山火的成功处置、清远清城区源潭镇迎咀村的成功救援都是很成功的范例。

  第二个阶段,我们重点攻克了五大难题,包括融合指挥、应急通信、短临预警、全域感知、数据智能,把信息化存在的五大难题变成广东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五大优势,在全国打响了广东应急管理信息化的一面旗帜,全国在广东召开了现场会,推广广东的经验。我们也有很多成功案例可以供记者朋友参考。

  下来,我重点回答你关于“十四五”期间,广东在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有什么新举措?这也是我们信息化建设的第三阶段,重点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显著提高监测预警智能化和覆盖面上下功夫。我们知道应急管理并不只是救,而是要把救作为最后一道防线,更关键的还是要防。我们通过监测预警,能够把这些苗头性的问题及早发现、及早分析研判、及早采取措施进行成功化解,这才是下好先手棋。

  在安全生产方面,我们要把全省的危化品生产企业、储存企业、运输企业等都纳入有效监控监测。我们要把重点车辆包括70多万在广东大地上行走的“两客一危一重货”重点车辆纳入有效的监控,目前省应急管理厅已经牵头组建起了这个系统,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有效地提醒驾驶员安全驾驶。现在企业也在落实主体责任,督促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从今年2月11日运行系统以来,交通事故已经下降超过16%,下降幅度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在这方面还要继续下功夫,把重点车辆交通事故压下来,全省事故的总体趋势也会趋于平稳。

  在自然灾害方面,我们也要提高监测预警的智能化和覆盖面。我们的短临预警、历史重现期的预警可以说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以前的气象预警都是大尺度的,后来省应急管理厅在短临预警上下功夫,特别是在临灾一小时提前精准地预告到乡镇、到村,让老百姓有一个转移的时间,这样一来老百姓就能够安全脱险。

  二是在救援实战的扁平化、高效和智能化上下功夫。应急救援如果是层层请示汇报,有时就错失了救援时间。所以我们形成了一竿子插到底、前方指挥部和后方指挥部能够及时互动的扁平化指挥体系,建立了有效的应急响应机制和应急指挥系统,下来我们也要推广一些乡镇的做法,把最后一百米打通,使应急救援实战便民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三是在辅助决策的信息融合和智能分析上下功夫。应急管理中突发事件的安全风险有很多是可以监测到、预测到的,不是单就事故来讲事故,等到发生事故再来分析已经是马后炮了。所以我们更多地要把精力放在前面,通过一网统管总体框架,把经济、社会运行的各种实时数据、历史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在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的支持下已经在构建一网统管指挥体系,统筹三态势一趋势,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等各种各样的数据我们都在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安全风险所在,及早提出防范对策。通过安全态势、应急态势最后得出趋势性的结论,及早进行会商研判,采取有效的对策。

  四是要大幅提升监管执法能力,在实现精准执法上下功夫。要更好地借助互联网手段,使安全生产实现科学化、专业化、精准化执法。特别是对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我们都能及早发现、精准执法。比如说我们建成的危化品监测系统,把全省1209家危化品生产企业的各种数据都接到省应急管理厅的指挥平台,我们能够有效监测企业发生报警的情况,如果企业不断地发生报警,我们可以精准地进行干预,精准地进行执法。

  五是要在信息化支撑上继续下功夫。我们从省厅到市局到县局都要构建一个很好的指挥信息网,包括固定的和移动的,能够随时随地地进行应急指挥,大幅提升全省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

  我就介绍到这里,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邓鸿: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感兴趣的问题可以在会后向相关发布人了解。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