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06939748/2013-00947 分类:
发布机构: 广东省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13-11-16
名称: 转变工作作风 切实提高我省底线民生保障水平
文号: 发布日期: 2013-11-21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转变工作作风 切实提高我省底线民生保障水平

发布日期:2013-11-21  浏览次数:-

转变工作作风 切实提高我省底线民生保障水平


  省委、省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及时部署提高我省底线民生保障水平,体现务实为民。经过短短一个月时间的调研论证就完成《方案》制订工作。

  11月14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提高我省底线民生保障水平的实施方案》并向社会公布。该《方案》的出台,是我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所取得的重要成果。记者从省有关部门了解到,参与起草制订该项政策文件的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为实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雷厉风行,通力合作,迅速行动,夜以继日,深入基层调研,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完成了这份含金量极高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文件制订工作。

  省委、省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并把提高我省底线民生保障水平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省委书记胡春华强调,要让广东的民生工作每年都有看得见的进步,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使民生保障水平得到扎实的提高,并指示要摸清底线民生底数,根据不同地区进行分类,针对性要强,把所有账都算得清清楚楚。省长朱小丹批示要求重点解决底线民生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问题,抓紧制定规划、完善政策;强调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大幅压缩机关工作经费,确保底线民生,省财政要承担粤东西北等欠发达地区保障底线民生经费的大头,并亲自担任专责工作小组总召集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龙云亲自作动员部署并带队在全省范围开展底线民生保障专题调研,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及人大代表、专家学者组成4个调研组,并委托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广东社科院同时开展调研,历时1月集中走访大量困难群众,形成了一份针对性和指导性都很强的调研报告,对保障底线民生工作提出意见建议。黄龙玉、肖志恒还分别率省人大代表到省财政厅,就底线民生保障预算安排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座谈。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副省长林少春作为专责工作小组召集人,多次就完善底线民生政策措施作出批示指示。徐少华专门出席省残联群众路线教育联系点征询意见座谈会,并带领省残联负责人赴江门、揭阳、汕尾等地开展相关调研活动,督促推动有关工作。林少春及时组织研究省人大的专题报告,数次前往省人大请示汇报有关工作,并率省政府办公厅、省人社厅、民政厅、残联等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先后6次赴湛江、茂名、阳江等市及省有关部门开展调研,深入贫困地区、困难家庭访贫问苦,全面了解各项底线民生保障政策的执行和资金落实使用情况,聆听困难群众对底线民生的诉求,实地察看孤儿院、养老院、聋哑学校等机构,了解底线民生服务管理状况。林少春多次与省有关部门深入研究,同省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工作人员一道加班加点研究。副省长邓海光到民政厅调研时提出,要把底线民生做强,并亲自部署全面深入开展大核查工作,要求摸清底数,切实掌握低保、五保对象生存状况的第一手材料。

  为真正掌握我省困难群众的所想、所需、所急,使制订的政策真正起到雪中送炭的效果,参与文件起草的各单位均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作为牵头部门,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厅主要领导与工作人员一起连续作战,与省民政厅、财政厅、残联通力合作,赴粤东西北地区开展专题调研,摸清我省底线民生保障水平现状和保障对象底数,建立基础数据库。同时,根据全国各省2008年以来底线民生保障水平,以各项保障项目年均增长率预测2014-2017年各省发展趋势,重点测算各年度全国平均水平、第六和第十名水平,为确定我省提标步伐提供参考。

  省财政厅主要负责同志多次组织召开会议,对有关底线民生保障项目提高标准及落实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并开展了大量的调查摸底工作。该厅从安排年度预算、积极筹措资金、调整支出结构和统筹好中长期财力安排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测算,优先保障底线民生资金所需,确保底线民生资金足额纳入每年的预算安排计划。

  省民政厅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厅党组会专题研究加强低保、五保、医疗救助、孤儿保障等底线民生工作。相关业务处组织骨干力量,围绕瞄准目标、找准差距、科学测算,日以继夜地工作。与省财政厅反复协商,共同设计出2014-2017年度资金测算基础表、全国排名预测表和全省资金安排表,每一类保障对象需要测算6张大表、30多个横项内容、120多个纵项内容,细化到全省21个城市的121个县(市、区)。打印出来的资金测算总表有两米多长、一米多宽。

  省残联理事会负责同志分别带领5个调研工作组,赴广州、韶关、梅州、惠州、江门、湛江、茂名等7个市,走访10多家残疾人服务机构,深入20户残疾人家庭交流,召开15次座谈会,广泛征集对残疾人民生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省残联党组还分别通过组织中心组学习会议、各支部召开党员会议等多种方式,组织全体工作人员研究相关工作,对完善《方案》提出了许多建议意见。

  各文件起草单位紧密围绕总体目标,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要求,充分考虑省和各地财政承受能力,先后共进行了8种方案的测算,通过反复比较分析,分类建立底线民生保障标准,合理确定提标节奏,极大地增强了《方案》针对性与可操作性。《方案》切合广东实际,反映了全省人民的共同期盼,必将对我省未来几年乃至更长时期的民生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