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省各市推进民生实事总体情况
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省政府新闻发言人张爱军
(2011年7月26日)
各位记者朋友: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关于十件民生实事的第三场新闻发布会。跟前两场新闻发布会均由牵头的省直部门介绍全省“面”上整体进展情况不同,我们这次选择了广州等6个市县介绍“点”上进展情况。之所以这样安排,主要是考虑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更主要地要靠市县基层干部狠抓落实,各项民生福祉最终要落实到基层群众身上。同时,各市县落实十件民生实事,也有很多得力措施和工作亮点。换个视角,点面结合,能更好地展现十件民生实事进展情况。下面,我先对各地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作一总括性介绍,然后由有关市、县负责同志进行具体介绍。我介绍两方面情况。
一、各地落实省部署的十件民生实事工作到位、进展良好
全省各地把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十件民生实事的决策部署作为本地区的重点工作来抓,根据省府办公厅《关于办好十件民生实事的分工方案的通知》、《关于落实十件民生实事的实施方案》的部署要求,科学分解目标任务,精心组织实施,扎扎实实推进各项民生实事取得了良好进展,完成了预期的工作目标。
一是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实施。各市迅速响应,市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通过召开政府常务会议等形式研究具体落实措施,及时发动部署,形成市领导亲自挂帅,部门领导主抓、责任单位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做到每件实事都有领导机构、有工作班子、有具体责任人。如阳江市确定市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抓,市长每月听取省十件民生实事各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二是细化任务,健全工作机制。各市通过细化实施方案,将各项目标任务统筹分类,把任务层层分解到县(市、区)和部门直至街道镇村,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责任格局,确保各件实事落实到位。有的地方还把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责任单位领导年度考核内容,建立严格的奖惩问责机制。同时,按照十件民生实事规定的时限要求、具体的目标要求,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加快审批速度,保证实事办理进度。
三是强化保障,及时落实配套资金。各地在统筹安排好各类财政资金的基础上,集中财力保障本地区落实十件民生实事资金需要。对于省级资金,认真制定分配方案及时安排下达;对于要求本地区配套安排的资金,抓紧筹措落实,并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相关项目的建设。今年全省各级财政将累计筹集落实十件民生实事资金超过1000亿元,其中省级352亿元,市级313亿元,县市级385亿元。1-6月份,全省财政共筹集1079亿元资金落实和配合十件民生实事工作,已拨付资金614.78亿元,完成全年预算的56.99%。
四是加强督导宣传,推动工作落实。各市将十件民生实事作为全年督查工作的重点,定期开展全面督查并通报项目进展情况,通过实行领导包干、挂牌督办、全程监控、目标任务周报等方式全力推进各项任务的督促落实。同时,各地还通过专题报道、召开群众座谈会等多形式全方位对十件民生实事取得的成效进行宣传,将十件民生实事落实情况置于各地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各地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安排和落实本地区民生实事也十分有力、亮点纷呈
结合落实省的十件民生实事,部分市还根据自身实际,在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今年本市将集中力量办好的民生实事,以此为抓手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共性”突出,集中在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等群众最关心的方面。各市自行确定的民生实事,主要集中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交通出行等方面,特别是保障性住房供给,几乎所有市都将此列入为民办实事的范围,积极推进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等项目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如广州市今年计划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8.5万套,截至6月底,已完成34545套,占总目标任务的40.7%.保障性住房建设所需的210公顷用地已基本落实到具体项目,市财政已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35.4亿元。
二是“个性”鲜明,紧贴本市实际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一些较发达的地市已经开始在“改善型实事”方面下功夫,如广州市大力实施“路更畅”工作项目,投资约54.66亿元新建或改造23条城市道路、27座人行过街设施、增设约70公里公交专用道等,进一步改善市民交通出行状况。佛山市推行居家养老服务,将9类老年人纳入居家养老免费服务范畴。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市则侧重推进“保障型实事”,如梅州市提出完成300人以上革命老区自然村通公路二期工程,目前已初步落实建设项目;韶关市今年将投入2.98亿元用于农村电网的升级改造,上半年已完成投资10375万元。
三是紧扣重点,将省近期重点工作部署列入民生实事。各市确定的民生实事还体现在紧紧围绕省去年以来大力推进的重点热点工作上,如在省物价局等部门的统一布置和指导下,全省已有18个地级以上市建立了低收入群众临时价格补贴与价格上涨联动机制。广州市根据联动机制于7月份一次性向本市低保、低收入居民发放3个月的临时物价补贴,全市各级财政共投入资金2173.65万元,近16万群众受惠。珠海市把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凭积分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列为今年重点为民办的实事之一。江门市加强平价商店建设,目前全市已挂牌的平价商店18家,经营的平价农副产品品种超过60个,保供、稳价、惠民作用逐步显现。中山市打造市民生活绿色环境,贯通了39公里中心城区绿道全线,年内建成67公里城区绿道网。
总的说来,各地高度重视办好民生实事,把认真推进省的十件实事作为落实“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核心任务的重要内容,并根据自身实际,遴选出本地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项,作为今年要重点办好的民生实事,以得力的措施推进。可以说,今年上半年各市在为民办实事方面,“规定动作”落到实处、卓有成效,“自选动作”紧贴实际、精彩纷呈。下一步,各地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按照预定目标,全力以赴确保各项民生实事落实到位。省政府办公厅正在筹备召开省直有关部门参加的十件民生实事落实情况分析评估会,总结上半年十件民生实事落实情况,研究分析当前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对推进缓慢、资金配套不落实、工作不力的市、县政府,省将对其进行重点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