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华到中山大学调研时寄语中大
在建设高水平一流大学上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1月26日,省长黄华华、副省长宋海到中山大学调研,并向全校师生及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新春的问候。黄华华先后察看了中山大学半导体照明系统研究中心、IC设计与RFID技术试验室和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并召开调研座谈会。在听取了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的汇报和教师代表的发言后,黄华华最后作了重要讲话。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郑德涛主持调研座谈会。
黄华华指出,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中山大学进一步明确“强特色、重内涵、更开放”的发展理念,着力加快改革创新,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办学水平,无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是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建设居于国内一流大学前列、具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在2009年我省新增5位两院院士中,中大“一校两席”,许宁生、陈小明教授当选。新增11位“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中有5位是中大教授,新增人数仅次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二是加强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科研实力迅速提升。去年,新获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和经费数均居全国高校第7位。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面上项目41项,居全国高校第5位。三是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去年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名、精品课程10门、教学团队3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四是加强政产学研结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先后与广州、佛山等9个地级以上市签订市校战略合作协议,从学校层面整合1-2个应用型学院的优势资源对接一个地级市的产业需求,已于全省各地市共建成8个研究院,直接服务我省支柱产业发展。
黄华华强调,我省正处在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山大学作为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代表,在引领、带动我省高校人才培养和建设创新型广东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希望中山大学坚持“国家需求、国际水平”的办学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人才与科研优势,继续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一是在建设高水平一流大学上取得新的重大突破。要以创办中国乃至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科学把握国际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抓住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难得的机遇,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发展经验,走出一条强特色、重内涵、更开放的发展道路。瞄准国际学术前沿领域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促进学校若干学科达到国内甚至国际一流学科水平。二是在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上迈出新的重大步伐。要将学校的发展紧密地与广东新一轮的科学发展联系起来,瞄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主动融入地方,尽快新建一批与我省现代产业体系密切相关的科技创新平台和重点学科,扩大和深化校企合作、校市合作。三是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上再上新的重大台阶。要充分发挥在粤部属高校培养高素质拔尖人才的主阵地作用,多为我省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各类紧缺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打造一支我省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广东的战略力量。四是在建设高层次教师队伍上取得新的收获。要继续抓好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梯队,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科研团队。
省政府秘书长徐尚武和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