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06939748/2007-00412 分类:
发布机构: 广东省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07-03-23
名称: 黄华华强调 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山区跨越式发展
文号: 发布日期: 2007-03-23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黄华华强调 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山区跨越式发展

发布日期:2007-03-23  浏览次数:-

黄华华在河源市调研考察时强调

加快承接产业转移 推动山区跨越式发展

  3月21日至23日,黄华华省长率领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到河源市考察调研。他先后到河源市高新区和源城、和平、连平、东源等几个县(区),深入产业转移园区、工业企业、城市社区和农庄田间,详细了解河源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建设产业转移园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情况。最后,在听取了河源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汇报后,黄华华作了重要讲话。

  黄华华说,河源市近几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抢机遇、抓落实、促发展、保稳定,取得显著成绩。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经济高速高效增长,经济总量实现重大突破。2006年比2002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倍,外贸出口总额增长3.2倍,去年8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的排位取得“两金六银”。这既是量的突破也是质的变化,说明河源市开始进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二是县域经济蓬勃发展,县域经济实力大大增强。5个县近几年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都成倍增长,其中去年5个县财政综合增长率在全省67个县(市)中分别居第1、3、4、5、13位。有4个县的财政收入超过1亿元,和平县的财政收入也实现了一年翻番。三是注重社会发展,城乡面貌大大改观。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一保五难”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城乡建设大步推进。四是干部群众精神面貌很好,各级领导干部对经济建设的领导能力大大提高。全市上下形成了各出新招、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奋勇争先的大好局面。

  黄华华指出,河源市能取得这么显著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级领导班子精神振奋、思路正确、作风实干、团结协调,带领全市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结果。最重要的有三条:一是各级领导干部有加快发展、改变落后面貌的强烈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紧紧抓住了招商引资这个加快发展的捷径。河源市抓住省委、省政府出台加快珠三角向山区和东西两翼产业转移政策的有利时机,大办产业转移园区,积极招商引资,通过抓基础、抓规划、抓管理、抓环境,每个县都办起了产业转移园,取得明显成效。四年来,“一区六园”共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项目114个,投资总额98.3亿元。三是用足用好省的激励型财政政策。河源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奖勤罚懒,奖优限劣,充分调动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黄华华强调,河源市要珍惜目前加快发展的大好形势,继续努力,再接再厉,真抓实干。一是要认真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促进又好又快发展。总量小、底子薄仍然是河源市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仍然是河源市面临的最重要任务。只有把蛋糕做大,才能增加财政收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持。二是要认真总结推广共建产业转移园区的经验,把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提高到新水平。关键要抓好四个方面:第一,抢抓机遇进一步掀起招商引资新高潮。要主动走出去,大量承接珠三角和港澳地区的产业转移,使各产业转移园区尽快布满项目。第二,注重培育主导产业。要努力延伸产业链,推动产业的集群发展。第三,注意提高产业科技含量。要招商选资,多引进技术含量高的企业。第四,为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软硬环境。三是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县级财政实力。重点要在发展现代农业、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四是要注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在引进的基础上大力抓好消化吸收再创新,千方百计创名牌,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五是要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搞好环境保护对河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继续按照“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口号,做好各方面工作,切实保护水源水质,抓好节能降耗。六是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系统解决“一保五难”问题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加大发展社会事业的工作力度,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保五难”问题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加大发展社会事业的工作力度,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