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06939748/2001-00024 分类: 科技、教育、意见
发布机构: 广东省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01-09-25
名称: 关于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广东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
文号: 粤府〔2001〕69号 发布日期: 2001-09-25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关于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广东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

发布日期:2001-09-25  浏览次数:-
粤府〔2001〕69号

━━━━━━━━━━━━━━━━━━━

 

关于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推动广东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各单位: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粤府〔2001〕13号) 精神,我省要加快信息产业发展步伐,大力发展软件业,建设信息强省,以信息 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化。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量的信息化技术创新人才,人才的培养和准备要从 少年儿童开始抓起,要从基础教育抓起。为此,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普及信息技术和英语教育,进一步推广普通话,努力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信息专门人才和劳动者,为广东信息 技术产业的加快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依托和技术支持。总的方针是,统筹规划、 实事求是、分类指导、分期推进。“十五”期间,我省教育要在创新人才培养体 系方面实现“三个三”目标:一是掌握三项基本技能,即信息技术、英语、普通 话。二是达到三个基本要求,即小学毕业生基本能够上网,基本会说较流利的普 通话;高中毕业生基本会用英语进行一般日常会话;重点大学本科毕业生基本达 到英语六级水平。三是建设三大信息技术基地,即信息技术重点学科专业基地, 高校软件科技孵化园基地,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围绕这些目标,我省教育需 全面实施八项行动计划。   一、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行动计划   坚持分类指导,分步推进原则,结合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快落实教育信息化 规划。2002年,全省所有高中(含完全中学)和珠江三角洲镇以上中小学全 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2004年,全省所有县城以上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建设300所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学校;2005年,全省中小学基本开设信息技 术课程。同时,积极推进城域网建设,加快实施“校校通”工程。建成有广东特 色的基础教育各学科教学软件以及网络教学资源库,实现网络资源管理现代化。   二、建设高校信息技术名牌专业行动计划   高校要加快专业和重点学科结构战略调整,加强信息网络建设。2002年, 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建立校园网。根据我省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调整优化全省 高校115个重点学科结构,使信息技术类重点学科达30个以上。加强信息技 术、英语与其他专业课程的整合和渗透,在理工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设置软件应用 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推广信息技术远程教育,进一步推广信息技术产业和生 物技术等专业的招生规模。在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设立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学 院,吸收企业的专家参与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共同创建信息技术名牌专业。其 他高校要加快信息技术专业的建设,多形式、多渠道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省将实 施高校信息技术名牌专业评估方案。今年起,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社会公布制 度,形成专业结构调整的市场机制。   三、建设软件科技孵化园行动计划   加快建设广东高校科技园和软件产业园,把国家级的华南理工大学和中山大 学的科技园建设成为广东信息技术创新的龙头,将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 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建设成为信息技术产业人 才培养和科研开发的示范基地。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加快建设以国内外大学 为依托的高新技术园和软件园,汕头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五邑大学和佛 山科技学院等高校要与当地产业部门结合建立软件孵化园。加快珠江三角洲大学 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加强省的宏观统筹和管理,争取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落户,并 积极引进跨国大公司研究中心,加快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及高新技术产业化。   四、培养“软件蓝领”人才行动计划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构建以信息技术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批 “软件蓝领”人才,适应广东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需要。调整现有职业技术学院专 业结构,整合中专教育资源,扩大信息技术和英语专业规模,指导职业技术学院 和成人高校加快发展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和英语专业教材 课程建设。引进国外先进的软件课程设计、原版教材、师资和教学管理模式等, 按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标准培养软件专业人才,推动广东软件产业国际化。至20 03年,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所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及成人高校基本 建立校园网。建设一批信息技术产业实训中心,实训中心与信息技术企业联合培 养、培训信息技术实用型人才。   五、全面加强英语教育行动计划   加快普及小学英语教育。加强中小学英语课程建设,统筹安排中小学各学段 英语教育,建立具有广东特色的中小学英语教育体系。2001年开始,全省城 镇小学从三年级起全部开设英语课,2003年,全省农村小学三年级基本开设 英语课。有条件的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开展英语兴趣教育。各地要加快英语教学设 备的配备。每个地级市要办好一批英语特色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在全省范围 内建设200所英语教育示范性学校。建立基础教育英语水平等级测试制度,改 革英语考试内容和方式,加大会话权重。英语特色学校逐步做到用英语教学。高 中毕业生基本会用英语进行日常会话。实施本科院校英语综合考评制度,将英语 逐步确定为高校的第二校园语言。加强英语语言实验室建设,逐步推进英语原版 教材进课堂。重点高校7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其他高校50%以上的本科毕 业生达到英语六级水平。信息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基本达到英语六级以上水平。 充分发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英语人才培养的优势及英语教育骨干作用,中山大 学、华南理工大学开设用英语教学的专业课。   六、社会公共英语教育行动计划   建立社会公共英语培训制度,教育部门与有关部门合作制定各类专业技术人 员英语水平测试标准、编制培训计划和教材,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组 成部分。各行业、部门负责本行业、本部门英语培训的组织工作,教育部门主要 承担培训、考核业务。省电视台开播英语教学频道,重点播放公务员英语、商务 英语、服务行业英语以及大中小学教师英语教学节目。把英语水平纳入岗位选用 人才条件范围。   七、全面推广普通话行动计划   加快学校普及普通话工作步伐。全面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健全普及普 通话检查督促机制,提高普通话在评估体系的权重。把推广普通话工作的主要力 量放在农村山区。至2002年,城镇学校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农村学校基本 做到在教学和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至2005年,全省所有小学毕业生基本 能讲较流利的普通话。教师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语委规定的标准。在各行各业推 行普通话等级测试制度。窗口行业要把普通话等级作为从业人员录用条件之一。 各级党政部门人员日常工作全部要求讲普通话。   八、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师资队伍行动计划   重构师范教育体系,中小学师资培养加快从旧三级(中师、专科、本科)向 新三级(专科、本科、研究生)转变;调整师范教育课程结构,提高信息技术和 英语课程比重;加大信息技术专业和英语专业的师资培养规模;健全各级各类在 职教师信息技术和英语的培训制度。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应用远程教 育、网络教育等形式建立教师培训网络,提升教师整体水平。继续大力引进信息 技术和英语教师,2003年,全省70%以上的中学教师、50%以上的小学 教师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50%以上的中学教师、20%以上的小学 教师能进行基本的英语会话和阅读。加强高校信息技术专业和英语专业师资建设。 加大信息技术高级人才的引进和交流。至2003年,全省高校教师能运用现代 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普通高校40岁以下教师英语基本达到六级以上水平,加快 部分专业用英语教学步伐。   为保证八项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要采取以下几方面配套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做好规划。省教育厅成立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英语教育领导 小组。高校和各市、县要结合教育“十五”规划的制订和实施,调整和加快信息 技术教育与英语教育规划和实施步伐,并加强对实施行动计划的督导和检查。   二是多渠道筹措经费。省将研究制订贫困地区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资金筹措办 法,各市、县要根据本地的财力状况,结合布局调整和薄弱学校改造,适当安排 信息技术教育和英语教育经费。鼓励省属行政事业单位及发达地区将更新的旧电 脑及语音设备无偿支援贫困地区,提倡相邻或相近学校共建电脑课室和语音课室, 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同时,采取与企业合作等办法,多渠道筹措教育信息化经费。   三是加大信息技术和英语课程改革力度,建立有广东特色的课程体系。构建 与国际接轨、有广东特色的大中小学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内容衔接的课程体系和 评价指标,加强教材建设。建立信息技术教育和英语教育教学科研制度,提高教 育质量和教学水平。   四是改革科研体制,加大高校科技创新力度。以高校科研体制改革为突破口, 全面推进产学研合作。以贷款贴息、项目扶持、资本金投入等方式大力支持高校 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改革科技成果评价体制,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 力,应作为科技人员晋升职称、增加薪金、参加评奖的重要依据。加强知识产权 和专利的管理,支持信息技术成果的转化。建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                               广东省人民政府                      二○○一年九月二十五日